一、研究背景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是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朝阳区外事窗口校、国际合作试点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竞争规则、适应未来竞争的国际化、创新型技能人才。
“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旨在发挥国际技能竞赛在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弘扬工匠精神和促进中外院校合作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北京国际技能大赛品牌,提升首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以赛代考”评价方式是以比赛的组织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它在规范我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突出职业技能导向、全面展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校西餐烹饪专业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依托“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平台,以学校以赛代考评价方式为蓝本,对专业评价方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全面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主要做法
西餐专业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项目实践素质。在国际技能大赛评价的基础上,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瞄准专业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大力推行情景式、仿真式、现场式、工作式教学,走出一条理实统合,独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以大赛为引领,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自加入丝路联盟后,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引入“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标准,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西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参加此类国际赛事,我专业提升与国内各大职业院校乃至国际间的院校交流合作的质量,线上线下比赛形式的结合为国际赛事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交流的新渠道和新思路。
(二)引入竞赛内容,丰富课程内容
通过多次参赛,专业教师从比赛内容中提炼出学生需要具备的相关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将其补充到现有课程中,丰富课程内容。在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这两个模块的课程设置中,把“以赛代考”课程与技能大赛的内容做到匹配;在实训实习模块的课程设置中,课程模块包含了顶岗实习、开展技能大赛等。
(三)细化评价标准,改革评价方式
为达到“以赛促建”的目的,专业教师认真分析大赛评价标准,将丝路工匠国际大赛评价标准融入教学评价模式中,使国际化评价标准本土化。专业以“一带一路”烹饪技能大赛评价标准为蓝本,按照项目实施阶段结合考核课程进行评价。评价原则主要有三点:评价内容的职业性、工作任务的完整性、考核内容的客观性。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实训内容与岗位、知识、技能的有效融合。通过深化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改革,考察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抗挫折能力,考核学生在技能展示中表现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特色与创新
(一)实现国际大赛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借鉴“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的国际育人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国际化的引领我们意识到,新时代学生的培养,其综合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人格的坚韧性与专注力,基于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探索。这些都促进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人才培养观,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实现国际大赛引领下的教学内容更新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并且适合学生的现状。通过开拓国际化视野,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需求出发,教师们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就和呈现方式,使专业紧跟行业形势。通过把岗位任职能力转化为学校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形势,将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科技信息、新的工作方法引入到课堂中,最终达到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实现国际大赛引领下的考核方式革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们一直积极探索符合专业教学规律、具备专业特色的考核方法,我们清晰的认识到优秀的考核方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充分吸取国际赛事的做法,摒弃传统考核方式,采用“以赛代考”形式,更好地考核学习效果。在专业综合实训展示过程中,学生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此种考核方式,能有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能更好的考核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操作的熟练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引人“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评价模式,不仅使专业教学与国际教育紧密联系,还借鉴了国际大赛经验,真正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达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效果。革新后的考核方式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每门课程的作用和重要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演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成果应用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借助“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评价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可以有效地把身心活动、意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统一起来,极大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全面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探索、钻研的精神。通过评价方式改革,为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依据城市功能定位对学校发展的要求、首都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校通过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实践,西餐专业就业质量整体较高,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8.2%,学校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三)社会声誉影响日益提升
学校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技术服务工作,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
1.社会服务:学校利用现有的北京市终身学习示范基地、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朝阳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等基地等软硬件资源,承载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社会服务工作,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青少年的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市民终身学习的生活理念和技能、国际友人的文化传播,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2.技术服务:学校先后为京津冀红十字青少年交流营、朝阳区中外文化青少年交流营、冬奥会运动员训练用餐等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服务专业技能精湛,服务能力突出,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成果,发挥职业学校技术服务职能。
五、成果推广及预期前景
1.成果推广:学校携手帮扶院校开展“京筑”、“京昆”教育对口支援合作项目,与贵阳女子职业学校、贵阳白云职业学校、昆明禄劝职业学校等合作院校开展教育合作项目;学校服务国家战略,与唐山第一职业中专、张家口职教中心深入合作,接收“京津冀”教育合作项目来京培训学生。通过对口帮扶与合作培训,西餐专业借鉴“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评价方式在兄弟学校得到推广和使用。
2.预期前景: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覆盖人群、职业教育与行业领域的深度合作、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都将得到大规模的提升。借鉴国际大赛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对专业课程改革和专业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势必会使学校西餐专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的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